top of page

《动物园》简评 | Рецензия на 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Виктора Шкловского «Zoo»

  • 卓兮
  • 1 сент. 2017 г.
  • 2 мин. чтения

什克洛夫斯基的《动物园》和《第三工厂》2016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合成一册出版。加上2014年出版的《伤感的旅行》,作家的自传三部曲终于完整地呈现给中国读者。

《动物园》为作者1923年流亡在柏林时所做。全书由俄国学者“我”和艾丽雅之间的三十三封通信组成。这本小书的标题全称是《动物园,或不谈爱情的信札,或第三个爱洛依丝》(Zoo. Письма не о любви или Третья Элоиза),诚如作者所言“通常,通信是因为爱和离别”,那么这些不谈爱情的信札谈的是什么呢——谈柏林的天气谈《堂吉诃德》的创作、谈对待艺术的两种态度,谈从小老鼠变的少女的故事,谈俄罗斯文学中的失败恋情……因为艾丽雅禁止她的爱慕者谈论爱情。

什克洛夫斯基是俄罗斯形式主义的重要奠基者,他在这部小说里也创造了一种迷宫似的结构,把自己的文艺理论,文学批评穿插在对单相思对象的温柔倾诉中,随着兴之所至,拉着读者思绪一起离题千里。你走完书中的无数分叉小径,却发现一切早就被作者精确布置。

例如,第二十二封信从第一句“不久以前我曾经到过斯卡拉剧院”起始,叙述者以往情意绵绵的语气越来越严肃,最后仿佛弃收信人于不顾,大谈作者曾经主张的陌生化理论(остранение),和艺术作品人物的心理动机;在艾丽雅的第十九封信之前,“我”又特意写了一篇第十九封信的序言,说“如果你相信我关于结构布局的阐释,那么你势必得相信,艾丽雅的信是我本人写的。我不劝你相信,它是艾丽雅写的信。此外你什么都不懂,因为一切都是校样。”不过在第二十封信里,“我”又成了那不渝的情人——“艾丽雅,我就像是躺在你脚边的地毯!”

这本书的最后一封信是呈交给中央执行委员会的,信中说“我给写信的女人从来就不存在......艾丽雅只是一个隐喻。我杜撰了这个女人和爱情是为了写这本关于隔阂、关于异邦人、关于异国土地的书。我渴望回俄国。”

书中的艾丽雅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曾疯狂热恋的爱尔莎·特奥莱(Эльза Триоле)。据说高尔基读过《动物园》中的书信后,对艾丽雅的文学水平大为赞赏,促使艾丽雅后来走上文学道路,成了著名法国女作家。

Избранные переводы
Облако тегов

© 2023 «Книголюб». Сайт создан на Wix.com

  • Черно-белая иконка Facebook
  • Черно-белая иконка Twitter
  • Черно-белая иконка Google+
bottom of page